帮你快速找医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

的介绍
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窦炎,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由氨苄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也可由本品治疗。

相关标签: 鼻窦炎 阿奇霉素 中耳炎 四季草片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云南白药 环丙沙星 呋喃妥因

专家解读
医生头像

宋春美

主治医师

适应症: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

疗效:

该品为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阿莫西林为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克拉维酸钾本身只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具有强大广谱b内酰胺酶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可保护阿莫西林免遭b内酰胺酶水解该品的抗菌谱与阿莫西林相同,且有所扩大。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均具良好作用,对某些产b内酰胺酶的肠肝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脆弱拟杆菌等也有较好抗菌活性。该品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肠杆菌属等产染色体介导Ⅰ型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和假单胞菌属无作用。 详情

安全性:

1.常见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2.皮疹,尤其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 3.可见过敏性休克、药物热和哮喘等4.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降低及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对该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禁用。

使用便捷性:

本品为干混悬剂,口服,便携,服用方便。

禁忌
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或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1.常见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2.皮疹,尤其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 
3.可见过敏性休克、药物热和哮喘等
4.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降低及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主治功能
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条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系统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窦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克雷白杆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或肠杆菌引起。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肺炎及其他中重度感染:一次625mg,每8小时1次,疗程7~10日。
2、其他感染:一次375mg,每8小时1次,疗程7~10日。
小儿:
①新生儿及3个月以内婴儿。按阿莫西林计算,按体重一次15mg/kg,每12小时1次。 
②体重≤40kg的小儿。按阿莫西林计算,一般感染:按体重一次25mg/kg,每12小时1次;或按体重一次20mg/kg,每8小时1次。较重感染:按体重一次45mg/kg,每12小时1次;或按体重一次40mg/kg,每8小时1次。疗程7~10日。其他感染剂量减半。40kg以上的儿童可按成人剂量给药。 肾功能减退者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者不需减量;肌酐清除率10~30ml/分钟者每12小时口服该品250~500mg(以阿莫西林计);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者每24小时口服该品250~500mg(以阿莫西林计)。 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病情轻重,每24小时口服该品250~500mg(以阿莫西林计);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及结束时各加服1次。
注意事项
1.患者每次开始服用该品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试。 
2.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及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和严重肝功能障碍者慎用。 
3.该品与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性。若有过敏反应产生,则应立即停用该品,并采取相应措施。 
4.该品与氨苄西林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与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有交叉耐药性。 
5.肾功能减退者应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或给药间隔;血液透析可影响该品中阿莫西林的血药浓度,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及结束时应加服该品1次。 
6.对怀疑为伴梅毒损害之淋病患者,在使用该品前应进行暗视野检查,并至少在4个月内,每月接受血清试验一次。 
7.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该品者,应定期检查肝、肾、造血系统功能和检测血清钾或钠。 
8.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 
①硫酸铜法尿糖试验可呈假阳性,但葡萄糖酶试验法不受影响; 
②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值升高。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