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73条结果

  • 肌肉萎缩是由于肌肉细胞破坏坏死造成肌细胞的溶解,出现了肌细胞的肌肉体积的缩小,肌肉变小、肢体变瘦了。而我们重症肌无力病人他只是功能性的损伤,仅仅出现肌肉无力而不会出现肌细胞的破坏。所以,重症肌无力一般是不会肌肉萎缩的。如果肌无力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可能是合并有其他疾病,需要详细检查鉴别。
    胡军勇 主任医师 2022-06-01 11:07:02
  • DOI:10.1002/jcsm.13189衰老伴随着肌肉质量和功能的不可阻挡的丧失,是癌症、糖尿病、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等许多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种肌肉质量和功能的逐渐丧失也可能导致称为肌肉减少症的临床综合征的兴起,并因缺乏活动和疾病而加剧。肌肉减少症和肌肉无力会产生跌倒和受伤的风险,严重影响健康和社会成本。因此,筛查、监测和预防导致肌肉萎缩和虚弱的疾病对于改善老龄化现代社会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为此,正在评估易于获取和非侵入性血液来源生物标志物的可靠性。C端agrin片段(CAF)作为肌肉功能障碍的神经肌肉接头(NMJ)相关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研究。本叙述性综述首次总结并批判性地讨论了测量年轻
    刘建仁 主任医师 2023-02-12 18:54:29
  • 患者,男,68岁,出现双上肢麻木无力症状2年多,一直未能明确诊断和正规治疗,近半年来症状进行性加重,右手大鱼际肌肉完全萎缩塌陷,右手无法持筷用餐,出现行走困难,就诊我门诊时初步考虑颈椎病所致,行颈椎磁共振检查显示出:颈5-7层面椎管严重狭窄,脊髓变性及神经受压严重,手术采用前路ACCF微创术式彻底减压,术程1小时、出血30ml、切口长约2cm,术后感觉、肌力、手的灵活性恢复非常好,术后第二天下地正常走路,自己可以拿筷子进餐了,术后第四天康复出院,希望经过后期的康复锻炼,萎缩的大鱼际能得到恢复。温馨提醒:(出现肌肉萎缩、行走困难等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及治疗,以免耽误治疗)。颈椎磁共振示
    曹峰 副主任医师 2023-01-03 19:54:12
  • 圆肩的原因可能是肩部的肌肉萎缩,正常肩部是隆起,肌肉萎缩以后,会出现肩膀变圆像下沉一样,是肌肉的外形变小,应该还是与直接的神经损伤有关系。还有一种原因叫肌肉萎缩性颈椎病。临床上有时候会遇到,一般颈椎病引起的圆肩是单侧性,一侧的肩膀变小变圆,另一侧还是正常。如果两侧同时发生一般与颈椎关系不大,可能是神经内科方面的问题,神经发育出现问题,或者是肌肉的营养系统出问题。不管是颈椎还是腰椎压迫神经造成,大多数是单侧的,而不会双侧对称发生。
    史国栋 健康号 2023-02-03 08:25:22
  •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初起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久则肌肉萎缩、关节僵凝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亦称“漏肩风”、“露肩风”、“冻结肩”、“五十肩”、“肩凝风”、“肩凝症”等。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单侧发病,亦可双侧,一般情况下,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为慢性发病。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较长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1、肩周炎病因至今不清中医认为中老年人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健,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痹阻经脉,致筋结肩凝,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久则气血运行不畅,筋肉失养,致
    苟海昕 主任医师 2021-08-04 21:39:11
  • 骨骼肌(通常被称为“肌肉”)不仅是我们日常活动的基础,还在能量代谢、呼吸、和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适量的运动和负重训练有助于维持和提高骨骼肌质量;然而,在缺乏运动或长期不动的情况下,骨骼肌质量会下降,导致肌肉萎缩。这种萎缩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功能,还可能降低生活质量。什么是肌肉废用性萎缩?你是否曾经因为受伤、疾病或长期不活动而发现自己的肌肉变得越来越无力?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发生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废用性萎缩是指由于活动减少和肌肉负荷急剧下降,导致骨骼肌质量显著下降的现象。它可以影响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如大腿、小腿、手臂和面部,通常表现为以下症状: 肌肉体积缩小,两侧肌肉大小
    王明杰 主任医师 2024-09-05 09:56:18
  • ,走路不稳或者走夜路怕摔等其他症状,这时他也惊觉自己很早就出现过这些症状,只是没把它们当成问题,直到出现了明显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才开始关注。  术前影像学资料: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多种多样,许多表现经常被忽视!  小脑扁桃体下疝有许多分型,也常常和许多其他疾病伴发,就比如这位患者还出现了脊髓空洞。所以它的症状确实很多,而且许多患者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但主要有下面这几种:  •吞咽困难、喝水咳呛、声音嘶哑;  •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  •四肢感觉障碍、无力、肌肉萎缩;  •枕部和颈部疼痛、僵直,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  •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  这里面有些症状,很多患者
    王作伟 主任医师 2024-07-28 23:10:47
  •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运动,感觉,营养下肢肌肉。所以坐骨神经损伤会出现下肢的运动,感觉障碍,下肢的肌肉萎缩。二,坐骨神经炎的临床表现:A,用四个字概括:痛、酸、胀、麻木1,可以表现为单侧下肢,也可以表现为双侧下肢,也可以表现为双侧下肢交替性。2,患者下肢的发冷。3,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下肢的肌力下降;表现为大拇指无力,足的伸,曲受限。4,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臀部肌肉萎缩,比健侧缩小。5,走路破行。6,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会阴部的麻木。7,很少数严重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治疗会出现马尾症状;下肢活动受限,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B,坐骨神经疼痛的特点:1,放射性疼痛:(不是
    童国海 副主任医师 2017-01-07 12:33:04
  • 1、手指、指尖、手掌麻木,伴触电感、感觉减退。2、手套样感觉障碍。3、手指、指尖疼痛,夜间加重。4、手变笨拙、精细动作变差。5、手部肌肉萎缩、力量变弱。6、手部皮肤汗少、干燥、粗糙、增厚。7、手部伤口愈合能力变差。
    张黎 主任医师 2024-07-17 15:08:09
  • 什么是足下垂?足下垂(尖足)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指的是在行走过程中,由于踝关节背伸力量不足,导致前足无法抬起,患者为了避免拖拽脚趾,行走时可能拖着患足或抬高下肢,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仿佛在跨一道门槛,即“跨阈步态”,部分患者可有小腿外侧及足背部感觉障碍。这一现象多与足内翻或外翻同时存在,影响患者的步态和日常活动。01足下垂形成的原因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是导致足下垂最常见的原因。这些神经损伤可能由外部挤压伤(交叉腿,习惯性或长期蹲跪)、脊髓损伤、小儿麻痹、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引起。神经损伤后,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局部肌肉僵硬和生物力学的改变,从而导致足下垂。肌肉萎缩肌肉萎缩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24-08-30 16:33:18
1 2 3 4 5